TIME&LIFE BUILDING大門,劇照
時代生活大廈,又名1271 Avenue of the Americas,是位于紐約市曼哈頓中城街區第50街和第 51 街之間的第六大道(美洲大道)的一座 48 層摩天大樓。該建筑由Harrison & Abramovitz的建筑師Wallace Harrison設計,于 1956 年至 1960 年間開發,是洛克菲勒中心的一部分。它最初便因其主要租戶時代公司而被稱為時代與生活大廈,《LIFE》雜志就是時代公司旗下的雜志。
1960s, 從LIFE&TIME BUILDING 遠眺紐約
20世紀建筑的歷史上,似乎只有紐約的曼哈頓建筑群最能實現建筑師無限生長的烏托邦幻想。由于鋼結構在建筑中的普遍應用,以及Otis安全型高層電梯的加持下,在世界的經濟中心紐約,摩天大樓確實越蓋越高。
洛克菲勒中心建筑群
在《癲狂的紐約》里,Rem Koolhaas這樣評價紐約大都會時期的曼哈頓建筑群:“它們仿佛擁有自我意識,就像生命要不擇手段繁殖,以延續自己的基因一樣。曼哈頓發生的一切,不論初始的目的如何,都被這種擁塞裹挾著,生成了新一輪的擁塞?!?/span>
美國演員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1926 - 1962 年)在紐約時代生活大廈的剪彩儀式上用一根特大號火柴點燃了一個大型鞭炮。
位于時代與生活大廈外的公共廣場上的池塘,劇照
1 廣場
廣場是公共商業建筑設計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摩天大樓占用過多的公共空間和公共視野的同時,廣場的設計更多地考慮公眾和市民,以減少商業建筑對城市市民生活的負面影響,激發人群的社交活力和幸福感。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即便是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頓中心地帶,時代與生活大廈在設計之初也建造了巨大的廣場及水池,給行走于街道的人提供了舒適的休憩場所。在寫字樓工作的主人公,也可以在水池旁坐著思考,達到片刻的獨處和專注時刻。
上圖是一張1960s的抓拍——兩個女孩正在水池中拍照,旁邊有人在看報。水池帶來的自然氣息,讓人感到舒適和放松。另外我們可以留意到街對面的咖啡廳、裁縫店和一個酒吧——這意味著在這里工作的員工可以得到他們日常工作的一切:一些事物、一套合身的正裝,并在下班后來上一杯。
2 等候區
成都夢想加X文軒書店閱享空間 ©夢想加
大廈的首層通常具備絕佳的挑高空間,這里被設置了通透的玻璃,為大廈提供開放性,降低與外界的隔絕。在玻璃幕墻的周圍安排一些等候區和休息區是很常見的做法。等候一場會面時,人們可以在窗邊閑逛,坐下來喝一杯茶,看看風景。
3 閱覽室
在大樓中部的夾層,設計師安排了一個閱覽室。對于雜志社的員工而言,他們可以前往中間樓層的閱覽室,查閱資料,尋找靈感。這張照片是上世紀60年代的照片,從形態布局來看,已經是現代化十足??吹胶笫遣皇歉杏X現在的公共書店或是休閑圖書館也不過如此?
4 藝術和文化
大廈首層大廳的藝術壁畫,劇照
劇照
1960年代的一張照片中顯示,大堂墻壁上正在展出 Alfred Eisenstaedt 的照片展覽??晒﹥韧獠咳耸繀⒂^。這些展覽正是生活雜志所傳達的內容的一個延伸,大廈變成了內容的容器,可以容納雜志出版之外的展覽與活動。
在現代主義浪潮的摩天大樓中,從城市的規劃到摩天大樓的設計,都是功能至上的。這是現代主義設計的基本原則,可以摒棄掉無用的矯飾主義。從辦公空間來看,空間無疑是為了更有效率地工作而存在。
1 開放辦公區
在線業務經理宣布??筒脝T消息
影片中,整個開放辦公區延續了現代主義的風格,只是大面積的天花板被改造成了高色溫直接光源,照亮整個辦公室,顯得異常沉著和冷靜。一張生活雜志官網曝光的1960s的照片恰好捕捉了同樣的場景,可能恰好在不同的樓層。這是雜志社的一個藝術部門的辦公場景。工作室和建筑的其他部分——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都代表了20世紀現代主義的縮影:簡潔的線條,拒絕裝飾,以及不銹鋼和預制墻等流線型材料的混合。
2 主編辦公室
這是現實中生活雜志的主編亨利·盧斯 (Henry Luce) 的辦公室,里面有鋪滿一整面墻的世界地圖。辦公家具有老板桌、會客沙發以及一個會議桌。有線電話是當時比較通用的通訊技術。
3 會議區
4 接待空間
Time-Life Chair © Eames
接待區即便到現在也是諸多企業的門面空間,在時代與生活大廈里,Charles and Ray Eames受委托設計這個特殊的接待空間,并為大樓配備了專門設計的家具,畫面右邊的Time-Life Chair 名噪一時,直至今天仍在通過 Herman Miller生產。5 休息室
6 膠片洗印室
沃特的工作空間,劇照
據AD采訪報道,在影片中,主人公工作的膠片洗印室風格參考了哈佛圖書館的設計,并刻意營造了一種幽閉的氛圍,使空間達到更高的美學價值。在史料的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同樣的場景,但沒有電影中那么酷炫,照片中LIFE 雜志的技術人員在大樓內的實驗室處理來自世界各地的傳入膠片。事實上他們的辦公室也具備一定的透光環境,可以看到室外的街景。但需要幽閉的時候,會用百葉窗區隔開。
而隨著紐約市不斷更新迭代的新建筑的落成,時代與生活大廈的優勢地位逐日下降,在最開始很先進的基礎設施,現如今也不能滿足舒適、節能和高效的辦公需求,因此該建筑整體亟待一場有機更新。
《白日夢想家》在2013年于美國上映。就在影片上映的第二年。時代公司正式搬離,很快,洛克菲勒集團宣布委托Pei Cobb Freed & Partners對整棟建筑進行 3.25 億美元的改造工程。建筑師采用了新型高效雙層玻璃幕墻,使整棟大樓的玻璃幕墻面積增加50%以上,全面提升內部采光和通透性。